王澜小说网 > 玄幻小说 > 异世登仙传 > 第七十九章 孙仁寿辞官 刘家人搬迁
春分后的第三天,杨三郎到县衙找孙仁寿,商议龙王庙开工动土的事情。

孙仁寿听杨三郎说完,苦笑道:“此事甚好,只是须要抓紧,最好在下一任县令到任之前完成。”

“下一任?”杨三郎惊问。

孙仁寿点点头,告诉悟尘和尚,自己已经辞官,准备去和尚说的金矿附近,安家立业,采矿谋生。

悟尘和尚忙问:“为何如此?”

孙仁寿满脸无奈,把事情的原委,一五一十,和盘托出。

作为刘伯温的门生,只有在刘伯温得势的时候,才会平步青云,风生水起。

但是,刘伯温辞官回家,不仅就此失势,还要提防记恨他的人暗算。

孙仁寿说,刘伯温最大的死对头,是胡惟庸。

杨三郎却觉得,刘伯温与悟尘和尚,最大的死对头,是朱元璋。

现如今,势头正猛的,正是胡惟庸。

眼下,胡惟庸正在千方百计、不遗余力地打压曾经支持刘伯温的同僚,以及刘伯温的门生。

即便刘伯温已经归隐,胡惟庸也没有放弃对他的中伤和构陷。

刘伯温自然知道会是这个结果,那日宴席之后,便已经告诉孙仁寿,择机辞官,以求保命。

悟尘和尚来到青远县,虽说主要是因为他自己的梦话,刘伯温也正有此意。

历代帝王,把谁捧得高,谁就死得快、死得惨。

刘伯温料到,朱元璋天下平定之后,必然要把这个打仗时奉为神僧,实则当做妖僧防范,动不动就睡大觉的悟尘和尚,悄悄处决,以掩泱泱众口。

所以,悟尘和尚最后的结果,不仅正史里不会提到,野史里更不会留下半点信息,只会像一粒尘埃一般,随风飘散。

刘伯温赠给悟尘和尚无字天书,是想要和尚参悟其中的奥妙,能像自己的师父一样,修成正果,飞升而去,而不是落个惨死的下场。

布局刘家坳,刘伯温本要阻止,奈何柳伍在场。

柳伍名义上是柳员外家奴,实则还有另一重身份,那便是锦衣卫密探。

柳伍随行,说是保护,其实主要任务是监视。

建观音殿,要悟尘和尚在里面住持,是刘伯温能够想到最能实现的拖延之计。

刘伯温上表,兴建观音殿,表面上要借悟尘和尚的名号,安抚流放之地的远迁移民,实际上,是尽量为和尚拖延时间。

青远县和莱州府,既要买刘伯温的面子,同时也觉得,这条安民大计,是可以带来长远效益的。

毕竟,青远县乃至莱州府境内,有名的寺庙,几乎没有。

在莱州府看来,建个观音殿,让有名望的和尚住持,也可以平衡一下民间对道教的支持力度。

但是,孙仁寿知道,刘伯温的这一步,里面肯定藏着什么玄机。

如今柳伍已经返回应天府,什么时候回来,带什么回来,都是未知数。

悟尘和尚骑着蛟龙,浇灭地下烈火的时候,很多老百姓都看到了,这件事传出去,只会越传越玄乎。

而一个和尚,尤其是名声在外的和尚,在降妖的事情上被传玄乎了,通常都是凶多吉少。

所以,孙仁寿认为,柳伍回来之前,便是刘伯温所说的辞官良机。

莱州府府尹,本来就是胡惟庸一派的,即便孙仁寿不辞官,早晚也要找点事情,把他踢出官场。

新上任的僧道监事,突然暴死荒野,孙仁寿立刻引咎辞官,很快便收到同意的回复。

眼下,孙仁寿已经开始打包财物,不理县务,一心等着新县令到任。

杨三郎闻言,不做评判,心里打鼓,不知道继续立万江为龙王,会把事态引向哪个方向。

有人说过,当你想做一件事,中间突然出现枝节,打断了原来的计划,最好就此停下,等一等再说。

因为那个枝节,往往正是一种暗示,暗示你这件事情在朝不好的方向发展。

但是杨三郎当时没有想那么多,他心里只是觉得,有了龙王,万江的事情便有个着落,自己也算对一方百姓有个交代。

“如此,便加紧动工吧,新县令未到任之前,孙大人仍是一方父母官,所赐印信,还是有效的。”杨三郎站起身来,掏出二百两黄金,放在桌上,继续说道:“贫僧微薄之力,只愿能够促成此事。”

孙仁寿看着黄金,惊道:“大师是否应该留给下一任县令?”

“大人转手,比和尚转手,更有益处。”杨三郎说完,便要告辞。

“先从何处动工?”孙仁寿急忙问道。

“郑阿大家的水塘边上,再好不过。”

说话间,杨三郎已经走到院子里,转念之间,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杨三郎心里,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办。

刘家坳的族人,必须在柳伍回来之前,全部搬离。

杨三郎记得,赵桦山东面有一片矮丘从西遮挡的盆地,地势平缓,适合安家。

杨三郎要去确认一下,土壤情况,和水源的问题。

确认完毕,打井吃水、开荒种地,短时间内完全可以满足刘姓族人的生存。

杨三郎立刻返回刘家坳,正是午饭时间,几户人家都聚在家中吃饭。

杨三郎把每户的家长都叫出来,告诉他们,族长刘老汉托梦,要他们即日收拾搬家,搬到和尚带领的地方。

族人都很听话,能搬走自然是好事,但是担心自家被绑走的家人,害怕柳伍加害。

杨三郎向他们保证,一定安全送回各家,这几户人家才开始收拾东西。

杨三郎买来三辆马车,分给刘姓族人,驮着家眷农具和铺盖财物,用三天的时间,彻底腾空房屋,搬到赵桦山东面的山坳里。

平地整基,砌石建房,杨三郎留下二百两白银,安慰他们,虽然开始艰苦一点儿,总比柳伍回来,杀光刘姓族人,要好太多。

悟尘和尚出面,请来赵家族人帮忙,刘姓族人的新家建设速度很快。

两个族姓的人经过一起劳动,也渐渐成为要好的邻居。

刘家后人谢过悟尘和尚,在附近开垦田地,只盼着被绑走的家人回来团聚。

杨三郎返回观音殿,尝试打开画轴,还是紧紧地合在一起。

本来杨三郎还在心里犹豫,到底要不要对柳伍痛下杀手。

现在看来,还是事情没有办完,不然,画轴为什么依然不能展开?

杨三郎索性把画轴装进乾坤袋,去白云观找到云虚道长,让他现在就安排接受观音殿,自己有仙境住,也没有什么必要再住持观音殿了。

虽然有些不舍,但云虚道长心中也能猜个大概,他知道悟尘和尚终究要走。

云清道长倒是非常开心,毕竟能独立门户,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。

为防万一,杨三郎还是把万江介绍给云虚和云清道长。

不管怎么说,观音殿易主,万江在没有重新成为龙王之前,与水族继续寄人篱下,跟主家搞好关系,还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
云虚道长本就知道,悟尘和尚要立龙王的事情,见面也还客气。

云清道长对抓妖炼丹的事情,还是保有比较高的兴趣,初见万江,兴奋不已。

听云虚师兄和悟尘大师把立龙王的事一说,也觉得这是造福百姓的好事,双手赞成。

如此一来,万江与云虚和云清道长,便成为了异界道友。

没事的时候,万江请二位道长去洞府饮酒,说古论今,也是好不逍遥。

孙仁寿抓紧时间调派人手,破土动工,二进四合院大小的龙王庙也初具规模。

新县令至少要一个月才能到任,孙仁寿已经收到消息,莱州府尹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,层层上报,再返回来,差不多要三个月才能核定。

收了悟尘和尚以捐学名义赠的黄金,孙仁寿也不想落个拿人钱财不办实事的话柄,更是积极踊跃,贴出布告,重金聘用能工巧匠,一心要建成让老百姓挑不出毛病的龙王庙。

杨三郎在云雾峰闲来无事,把乾坤袋里的宝贝,全部拿出来。

看见那个用万江断指做的方位盘,杨三郎一拍脑袋,大叫一声:“哎呀!”

如意听到声音,急忙过来查看,见杨三郎正盯着闪绿光的方位盘发呆,关切地问道:“相公何事惊慌?”

杨三郎揽过如意,皱眉问道:“老龙当时是不是与静云道长约定,除掉张海之后,献出自己的龙魂?”

如意闻言一惊,立刻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。

二人推测,静云子此刻应该还在外面寻找李道临死前藏下的宝贝,并不知道,李道的转世张海已经被水妖击杀。

如果静云子回来,万江不能兑现自己的许诺,没找到那些屠龙法宝倒还好说,可是如果他恰好找齐了那些法宝,岂不是下一个李道么?

如意愣在原地,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完全之策来。

杨三郎只把仙府七件宝贝、方位盘和青龙剑收进乾坤袋,余下的物品全留在云雾峰,便要去找个可能知道静云子底细的明白人问问,应该如何妥善解决他与万江之间的口头协议。

如意看着打不开的画轴,问杨三郎:“此是何物?如何处置?”

“挂墙上吧。”杨三郎心想,说不定哪天自己就打开了呢。

杨三郎本想告诉如意,如玉就是被这画轴卷走的。

话到嘴边,杨三郎又咽回去,摸摸如意的额头,笑道:“在家等我。”

看着杨三郎的背影,如意生出一种错觉,仿佛和杨三郎认识了好几个轮回,相处竟像结婚多年的恩爱夫妻,和谐默契,没有任何压力。

“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幸福吧。”如意喃喃自语,心中憧憬杨三郎所描绘的现代生活和爱情。

转念之间,杨三郎已经到达社稷神府。

正礼刚好不在,信使告诉悟尘和尚,社稷神外出考察旱情,评估万江开凿的泉眼能对旱情有多大的缓解,短时间内都不会回来了。

这去问谁呢?

杨三郎思虑片刻,忽然想起一人,他或许比正礼知道的还多。

阴司府里,大小鬼差正忙得不可开交,行色匆忙,往返于判官府和阳间。

看见和尚,鬼差门也来不及打招呼,点个头就算是行礼了。

陆判官后背着手,在堆满文书的公案后面来回踱步,黢黑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,但是,可以猜到,肯定不是好脸色。

杨三郎在堂下干咳几声,走到一旁,以免影响鬼差出入。

听到声音,陆判官停下,转过头来,看着杨三郎。

半晌,陆判官忽然一拍桌子,大声说道:“你来得正好!”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