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澜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舛宋 > 第四十二章:向着征途出发
  十月的上旬的秦巴山脉,早已是大雪封山交通阻断的节奏,到了这个时候各种经贸活动也基本停滞,使得整个利州路都沉睡于严冬之中。

  照理说宁远选择这样的时节出门旅游,不是个好的选择,冬季的高海拔地区非但气候严酷,道路也会更加的艰险。

  可是时间不等人,他没法再等到开春以后,因为按照他的计划,天气一旦转暖,对利州路的抄掠作战,就必须展开了。

 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,春季过后余玠很有可能会发动北伐战役,届时将尽起全川之兵攻略汉中。

  至于这一战的胜败几何?确是个难下定论的事情,至少从宁远目前的判断来看,基本就是凶多吉少。

 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,他反而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。那就是赶在余玠发兵之前,自己抢先下手,先吃掉利路帅王进的地盘与兵马再说。

  这的确是一个疯狂的想法,但也不能说没有他的道理,至少宁远自认为,是做足了功课,才得出的这个结论

  因为蒙古在这利州东路的军事部署并不是铁板一块,从构成上看,至少就分成了两个大的派系。

  一个是控制兴元府与洋州等地的夹古龙古带,还有一派便是控制大安军与绵谷等地的利路帅王进。

  虽说王进名义上归夹古龙古代节制,可实际上却是刘黑马的人。所以这二人在平时可以说是冲突不断,那是相当的不对付。

  加上蒙古于年内的忽里台大会上,已经一致通过推举蒙哥做合汗的决议。可窝阔台与察合台这两大家族却联合后党,一致反对这一决议。导致蒙哥登基的计划暂时流产,为了尽快化解这一危机,双方决定于次年的夏季再次召开忽里台大会,重新敲定汗位归属。

  这一次蒙哥可以说势在必得,为了应对不测局面,提前便调集了全国的兵马,摆出了说不通就开干的架势。

  所以此时汉中的主力,早就被抽调去了万里之外的斡难河畔。而留在夹古龙古带手中的军队也是不满五千之数。

  在这种局面下,宁远若跑去攻打王进,只要兵锋没有指着兴元府而去,这个龙古带非但不会来救,说不好还有可能在王进的背后使绊子。

  如此好的机会,怎能不搞一把?加上这个王进名义上是个征行万户,实际却没有多少人马,顶天了也就四千人出头,加上他控制的地盘又大,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完美的练手对象。

  一来可以验证一下这骑兵的穿插包抄,长线迂回作战是否可行,二来也能顺手抢些钱粮马匹,多么开心的事情。

  所以宁远此行要做的事情,就是搜集所需的军事情报,包括路线的勘察,敌方沿途堡砦的部署,军力的分步,粮秣马场的位置等等。

  再比对现在所掌握的军事地图信息,进行疏漏的补充与谬误的更订。而后才能拿出一份可以说服自己的作战计划来。

  毕竟他不是一个只有一腔激情的人,对于现实还是有非常清醒的认知。这个王进再怎么像个软柿子,那实力和块头也是远在自己之上的。

  就算曹文宏这次能顺利敲定一千人的编制,再加上隆庆府原有的五百兵马,自己手头满打满算也不过一千五百人而已。

  要想拿下王进,并没有那么简单。所以宁远这刚回苦竹隘,只是简单收拾了一下,便立刻去军库借了冬衣、甲胄、刀枪弓马等装备,次日一早便动身北行。

  虽说只有他一人,也算是准备充分,不仅携带了当下已有的各式地图,以及纸墨笔砚等书写的工具。还有五十天的份量的口粮,三匹战马,两张桦木大弓以及各类箭矢四百余发。

  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遭遇战,他还特别携带了一领明光铠与两套冬衣,团牌与步兵旁牌各一面,两把单刀和一柄钩枪,再加上毡裘革囊等杂物,也算是重装出行了。

  行进的路线与上一次也基本相同,先翻牛尾梁进入昭化县,而后找个隐蔽的山林睡觉休息,等到入得半夜之后再动身起行,悄无声息的靠近嘉陵江畔。这昭化县本来就人烟稀少,这大半夜的根本没有半点火烛,对于寻常人来说,这个时候出门就是睁眼不见五指的节奏,如果再打个火烛,就更加看不到远处的东西了。

  所以宁远那非凡的视力水平,这下就显示出了强大的优势,非但不用生火照路,放眼望去数百步之内都是亮如白昼,与戴了夜视镜没什么两样。就这样沿着江畔走了十余里路,最后在一个村落的附近找到了一条渔船。

  而后人马都上了船,划过江对岸,再将船拖上岸,找了处芦苇茂密之地藏好,便继续北上。穿过绵谷县地界之后,一路沿着嘉陵江两岸昼伏夜行,沿路但凡遇到有堡砦马场之处,既停留数日。

  白天只在远处观望人员和车辆的进出,大致估算各处的兵力与粮草的存蓄规模,以及马匹的大致数量。一到夜晚,则摸黑抵近择机潜入,借着视力与速度的优势,基本都可以做到悄无声息,便将内部情况大致摸清。

  加上此时天寒地冻的,蒙军的岗哨大多处于半瘫痪的状态,一到夜里,当值的士兵还不是围着炉火大发时间,对于外面黑成一团墨色的山涧河道,又能看得到什么?就算宁远偶尔弄出些动静,也不会引起任何惊动。因为外面冰天雪地寒风呼啸,宋军从来就只有防守挨打的份儿,什么时候轮到他们来进攻偷袭了?这种情况下,没事儿谁愿意到外面溜达?

  得如此天时地利,这各处的情报还不是手到擒来?所以为了更加详尽的获得各地的数据,宁远的行进步伐不自觉的就慢了下来。特别是围绕着三泉县与大安军之间的地域,花去了差不多大半个月的时间,才算把王进的老底摸了个十之八九。

  这兵力主要集中在金牛堡与大安军两地,估摸着合计三千左右,粮秣的存蓄大致也在这些地方,重点还是屯放在大安军,分别置于三个大的军仓之内,数量约莫有四五万石的样子。

  这样的规模,只能说明蒙军并没有大举南下的企图,因为这点粮草,顶天了就是王进所部军队的口粮,根本支撑不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。

  至于战马的分布就更加的零散,沿着绵谷至大安军之间,于嘉陵江两岸大大小小十数个马场,蓄养着大约万余匹的样子,而且几乎是平均分布,没有集中的趋势,这说明连王进自己都没有主动出击的打算。否则这马匹如何会这样分散?

  各样所需的情报大致掌握之后,宁远便自大安军向北,沿着陈仓道往沔州方向前进。

  这一路便不再只是洞察军情,更多的则是勘察路线,因为若是进军汉中,那关外的刘黑马与巩昌的汪德臣,都有可能自此路线进援关内。

  那么沿途的路况如何?行军的时间需要多久?有没有可以设伏的险地?都是需要预先掌握,并了熟于心的事情。

  不打没有准备的仗,是宁远一贯以来的风格,而掌握的情报多寡,与后勤的准备便奠定胜局的关键。

  此时秦岭山脉早已是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象,山路上也几乎是渺无人烟,就连运输粮秣的后勤车队也不会选择这样的季节进出大山,所以对宁远来说倒是省去了很多的麻烦。一路的昼伏夜行,耗去大概十余日的时间,经沔州经南凤州,再抵凤州,便到了宝鸡境内了。

  说起来他也是够大胆的,因为此地已入得关中境内,看着身后的秦岭山脉,宁远到反而有些自得之情。

————

  “恐怕任他刘黑马还是王德臣,都不能相信,自己复地现在也会有宋军出没吧?”

  此时天空突然飘起了雪花,一名骑士外加两匹马孤零零的站在山道一旁,望着面前的天空一抹朝阳升起,背后是崇山峻岭,面前是一马平川。

  淡淡的薄雾缭绕,这个骑士却面露微笑,好似自己正领着万马千军,要将那关陇踏破....。

  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