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世实时弹幕——
“梁武帝,这个武水分很大,个人觉得不如叫梁佛帝(狗头)。”
“琅琊榜的那个梁王?”
“回复楼上:对,原型。”
“一个中庸的帝王,活的太久是好也是坏。”
“听说萧衍不怎么近女色,所以不近女色能长寿(狗头)。”
“萧衍不知道自己能活这么长,接近50岁的时候,想如何收官是很正常的。
这导致对国家发展方向产生了误判,打江山比守江山难。
但这时北魏内讧走下坡,南梁国力比北魏强。
萧衍算是篡位,也杀了不少宗室。
这些打算盘的亲戚。
他本人是大才子名士多愁善感,加上敏感的过往。
这是为什么他这么信佛,希望洗脱罪孽。”
“莫欺少年穷的萧衍?”
“早死30年,一代明君。”
“上半生英明果敢,晚年昏聩至极。”
“自我得之,自我失之。”
“萧衍也只能当割据政权,守成之君。
当不了雄才伟略的雄主。”
“据说萧衍信佛本来是演戏给人们看,没想到入戏出不来了。”
“萧衍浪费了时代给他的四十年红利。”
“出家人不能吃肉,都是萧衍禁止的。”
“回复楼上:不敢想啊,要是和尚能吃肉,还不起飞了!”
“回复楼上:那萧衍的话还真挺有用,往后的和尚都以肉为戒了。”
“每看萧菩萨的故事,每叹气一番。”
“就是活太久了。”
“唉,萧衍修佛,都修成魔了。”
“杀伐果断是一个皇帝的必修课,而佛教的思想却是相反的,这导致痴迷佛教的萧衍,前后期像是分裂人了一样。”
帝王空间。
随着箫宝融走了进来,南齐也宣布了灭亡。
萧道成打也打累了,站在那里胸口剧烈起伏。
南齐就这么灭亡了。
他突然有些迷茫。
建立南齐会不会一开始就是错。
如果当一个士族门阀,再糟糕,也不至于手足相残啊!
南梁。
刚刚登上皇位的萧衍,在看到前面的天幕披露不由莞尔一笑。
他果然没有让自己失望。
由他治理的天下,就该如此。
可在看到后面后世人对自己的评价后,萧衍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。
什么!
他萧衍信佛了?
萧菩萨是他的名号?
这怎么可能!
说到底,之所以有些君王推崇佛教,只不过是更好的稳定社会。
稳固皇权罢了。
哪个君王会这么蠢,信这个?
【南梁的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。】
【也出现了一批颇有名气的文学家。】
【值得一提的,梁武帝萧衍就是其中之一。】
【在一国皇帝的带领下,下面的人纷纷效仿。】
【一时间,文学氛围极好。】
【甚至于武将们都能吟诗几首,且以此为荣。】
【萧衍的艺术涵养很高,对于书法、经书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。】
【也是由他主导下,王羲之的书法被大力推崇。】
【甚至成为了书圣。】
【要知道在萧衍之前,王羲之的儿子的书法名气更胜。】
【这样的一位皇帝,说是梁文王也不为过。】
【贤德且多才多艺。】
【然而,梁武帝萧衍后期昏聩,痴迷佛教,一心只想要当和尚。】
【导致南梁又迅速衰亡。】
【其实在前朝时期,就已经推崇佛教思想了。】
【萧衍也早已经接触过佛教,只不过那个时候并没有痴迷。】
【之所以后期他对佛教突然大转变。】
【一是因为人确实老了,二是一连串的打击,让他有了当和尚的想法。】
【萧衍有一个儿子叫箫统,非常的聪明有才善良且孝顺。】
【他对民间的百姓疾苦深感同受,常常落泪。】
【这么好的儿子,自然也非常受萧衍喜爱。】
【不出意外,哪怕出意外,等萧衍死了,都是由箫统继承皇位。】
【可是箫统出意外了,在渡船玩耍的时候,不慎落入水中,留下了病根。】
【怕下人受罚。】
【箫统不让人告诉萧衍。】
【结果就是病情越来越严重,不得已只能说了。】
【最后病情太重,去世。】
【白发人送黑发人,还是萧衍所有期待的继承人箫统。】
【这对萧衍的影响很大。】
【还有一个就是萧衍的女儿和他弟弟。】
【这个弟弟甚至和萧衍的女儿“联合”一起,要刺杀萧衍。】
【当然这并没有成功。】
【萧衍竟然没有杀了两人,硬着头皮把丑事隐瞒了下来。】
【还有一个就是萧衍的次子箫综,竟然公开和萧衍成了死敌,甚至还投降了北魏。】
【原来这箫综的母亲是萧宝卷的侍妾。】
【后被萧衍看中。】
【所以箫综其实是萧宝卷的儿子。】
【箫综在得知身份后,逃到北魏,称是萧宝卷的儿子还为其带孝,要为父报仇杀萧衍。】
【梁武帝萧衍遇到这么多奇葩事。】
【人都破防了。】
【只能以痴迷佛教来找寻一点点精神慰藉。】
【梁武帝萧衍一共去寺庙当和尚四次,不过都被大臣拉了回来。】
【不得已,萧衍只能开始大肆宣扬佛教,在各地建立寺庙。】
【萧衍呢。】
【也挺抽象!】
【你想当和尚就当呗。】
【你想宣扬佛教就宣呗。】
【和尚吃肉吃的好好的,萧衍也不知道从那本佛经里找到了根据。】
【下令让僧人必须吃素。】
【萧衍为了让僧人遵守,还自己做表率,不碰荤腥,只吃素食。】
【除了这些外,还规定祭祀寺庙的贡品,猪牛羊肉也统统改为水果和蔬菜。】
【不得不说,梁武帝萧衍别的功绩不说。】
【对于佛教的贡献还是很客观的。】
【和尚不能吃肉这一戒律,一直维持到了现今。】
后世实时弹幕——
“有人坑爹,梁武帝坑和尚。
听说梁武帝之所以禁止和尚吃肉,是因为他梦见了佛祖,受到了启示。”
“魏晋南北朝是个美好的时代,人人都能上桌吃饭(狗头)。”
“在萧衍宣布和尚不能吃肉,还指出了在佛经有记载后,和尚们说不能以教义当成戒律,于是萧衍用皇权确实把它变成了戒律。”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